材料专业为什么火了呢

每年的报考季家长和考生最纠结的就是选择专业,当下有些人为了吸引眼球,总是在无形中贬低某些专业,今天某某专业是天坑,明天某某专业是天坑。其实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如果真是那样,某些专业早就开设不下去了,只是某些专业就业门槛高而已,另外,这个世界上也没有永久的天坑,如我们常说的四大天坑之一的材料类专业,这几年正在变得炙手可热了起来。

因为就业形势不好,不仅有新闻学、经济学、生化环材等,还包括建筑学、计算机、临床医学等,都面临着就业竞争激烈的情况,所以让大家感觉到的是几乎所有专业都在劝退,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现在的毕业生真的太多了,社会上能够提供的就业职位远远达不到这么多人数,就业的整体形势造成的。

目前,大部分专业或者说几乎所有专业,对口就业率能够达到30%以上的几乎不存在。

所以说专业好不好,永远不要让专业背锅,不好就业一是大形势,二是你在报考时根本没有做足工作,既没有对专业本质及发展变化有深度的了解,也没有做好自身职场发展的整体规划。

因此,在整体就业形势都不好的情形下。

我们的重心应该放在,怎么努力把自己变成能找到工作的前20%这件事上。

我们今天重点来看所谓的天坑材料类专业。

一直以来,许多人都戏谑地将“生化环材”作为天坑专业进行调侃,但是时代的变化决定了天坑专业不可能一直是天坑专业,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不少冷门专业也逐渐热门,尤其是材料专业,材料专业涉及新能源领域的学生更是炙手可热。

北方工业大学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于2014年组建成立,其前身机电工程学院是学校最早成立的学院之一。学院拥有一支师德师风高尚、业务能力精湛、年龄、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由著名机械工程专家、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谭建荣院士和著名冶金材料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张立峰教授领衔。

该校近三年,材料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即涵盖中国航天集团、中国航发集团、中核有限公司等大型知名企业,以及中关村、石景山等科技园区内的高技术企业。材料专业考研、出国升学率接近40%,去向包括美国南加州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南开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

新材料是指在科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或特殊应用功能的材料类别,或是某种传统的材料经过改进后性能明显得到提升或改善、产生了新功能的一种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航空航天、交通运输、新能源等诸多领域。

作为容易被“卡脖子”的环节,新材料领域的创新对国家安全和科技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其发展也得到国家的重视和支持。2010年,国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等一系列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

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国内新材料产业发展十分强劲,2020年新材料总产值约达6万亿元。2021年,十四五、2035规划纲要明确表示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7%。据工信部预测,2025年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将达10万亿元。

近期,新材料的火爆与“双碳”政策的深入贯彻与落实有密切关系。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相关产业加速发展,作为推动上述产业发展的新材料领域也倍受关注。

材料类专业涉及航天器、新能源汽车、手机电脑用的芯片、显示器、包装材料和生活普通用品等都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它们背后都离不开材料研发,同时材料类专业是双向高度结合的学科,该专业是理工学科高度结合又和社会发展密切结合的一个学科,它课程很多,很杂且普遍难度不小。

另外真正爱好材料专业,就要努力读研甚至读博,材料专业属于一生都需要不断学习的学科,真正学好材料专业的人无论从收入还是个人发展一般都很不错。

本科生就业一般会差一些,但也不是无业可就,本科生一般可以选择质量检测岗位、企业实验室检测、考公务员或事业编制等,要想从事材料高端研发,一般需要研究生学历。

材料专业的方向属实太多。每个学校特色不同,所以在本科生或是研究生的专业理论课程设置上都会有十分大的差异,都会根据自己专业的特点重点设置强项课程。有的重金属,有的重高分子,有的重化学,有的重生物质……所以报考材料类专业一定深度了解专业本身的同时,一定要结合院校了解材料专业。

化学型方向。这是主流方向类之一,也就是从事化学类相关的研究。涉及的具体研究内容举例:催化,合成化学,结构化学,材料的化学性质,前沿化学……

材料型方向。目前很火的电池,新能源,芯片,新型器件,创新型材料等。

材料加工型方向。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的成型加工,新型材料的加工,材料的加工工艺……

材料分析技术型。先进材料表征技术或设备的开发与应用以及方法学的创建,新型表征技术和方法的开发。

高分子材料,生物质或生物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等。这里把这些单独拿出来说,其实它们和前述的类型密不可分,但有时研究的重点稍有不同。毕竟研究的内容都是很具体的。

材料类专业属于工科专业,分为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共计17个专业,其中,基本专业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特设专业包括: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焊接技术与工程、功能材料、纳米材料与技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材料设计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成型工程、智能材料与结构。

但是,很多高校并没有设置这么多的细分专业,而是把相关专业统称为材料学或材料科学与工程。

目前,全国有200余所高校开设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各大学的专业方向和培养侧重点各有不同。专业方向的选择可能直接影响未来的就业,考生在考虑院校时,最好对学校特色和专业方向有所了解,看准目标比较清楚后,再选择符合自身情况的学校和专业。

在我国高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中:

西安交通大学的该专业一般分为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粉末冶金与陶瓷材料工程、腐蚀与防护及表面工程几个方向;

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侧重于航空航天,耐高温耐低温防腐蚀方向;

中南大学侧重于粉体冶金材料方向;

西南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济南大学侧重于建筑材料方向,比如说:水泥玻璃瓷砖等;

东北大学侧重于金属材料方向;

武汉科技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侧重于耐火材料方向;

华南理工大学侧重于新型高性能与功能材料;

浙江大学侧重于高新技术材料;

北京科技大学以新材料与新技术为特色,这是材料领域最吃香的方向;

吉林大学围绕汽车领域教学;

河南工业大学侧重于磨料磨具,超强超硬材料方向;

北京化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侧重于高分子材料方向,比如说:纤维、塑料、橡胶等;

天津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侧重于纺织材料方向;

浙江理工大学侧重于丝绸材料方向;

中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侧重于有色金属方向;

长安大学侧重于公路、机场材料方向。

就业方向

材料类包括多个专业,根据专业不同,就业方向也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

专业毕业生可从事珠宝公司、宝石加工厂、执法机关、银行、拍卖公司、典当行、报社、杂志社等单位和部门从事与珠宝和材料工艺有关的商贸、鉴定、加工制作、质量监督和检验、生产管理、科技开发等工作。

2.材料化学专业

专业毕业生可在化工、石油、轻工、日化、制药、冶金、建材等部门从事各类化工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设计、生产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3.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专业的毕业生多进入各钢企、制造企业、汽车厂,以及陶瓷、水泥、家电等企业,就业范围广泛。

4.材料物理专业

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包括航空机务维修企业、航材公司、机场、理化检验、无损检测、质量检验、技术监督、安全与商检、各种材料生产、加工、材料应用等部门从事生产技术、质量管理、技术管理与开发等工作。

5.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从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等部门从事粉体材料加工制备、粉末冶金、陶瓷材料、新型电工电子材料、纳米材料和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科研、生产及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教学及相关管理方面的工作。

6.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从事与复合材料相关的汽车、建筑、电机、电子、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信息通讯、轻工、化工等有关企业和公司,担任工程研究人员、工程师和营销管理人员,从事设计、研发、分析、生产、测试、评价、营销、管理等工作。

7.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种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在科研、教学、企业等从事相关工作。

8.功能材料专业

功能材料专业毕业生可在研究院所、设计院、大专院校和企事业单位工作。

9.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从事焊接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诸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10.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可从事工程材料、新型材料及其加工技术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也可在机械、冶金、化工、能源、电子、交通、轻纺、军工等企业从事材料制备、材料选择与应用、材料质量与性能检测工作,也可到高等学校从事教学工作。

11.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材料的制备、材料成型与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

材料类专业考研方向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包装工程、材料表面与界面工程、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冶金工程等。

就业前景

目前从找工作的角度来讲,材料专业好就业的方向是金属和高分子。这两个专业里,好就业的方向主要是材料加工,材料合成要差很多。举例来讲,航空航天,船舶,兵器兵装,电子,钢铁等,都有金属材料方面的需求。高分子的需求一方面在结构件,一方面在涂料粘结剂等。

剩下的无机、材物、材化发发文章比较方便,想走出科研界比较难,别看外企说起来不少,招的研发的真不多。

具体方向来讲,太阳能电池除了硅,各种薄膜染料敏化电池是没有产业需求的,电子封装材料是有一定需求的,化学电源材料还算需求量比较大(燃料电池不行),压电材料有应用但少有研发需求。总之,功能材料其实很难找工作。

总体来说,材料类专业的就业前景,一是要看孩子所在的学校牛不牛,二是看孩子自身,三是看选择的专业方向。

就业岗位

产品、工艺研发(以研发工程师、工艺工程师、材料工程师等为主);

销售营销(以销售工程师、销售代表、市场营销为主);

质量检测、控制(以质量工程师、检测员、检测工程师等为主)。

教师(初中化学教师、高中化学教师)

反观当下的一些热门专业,就业就真的很好吗?

经常看电视剧的同学都非常向往金融类的工作,觉得每天穿得光鲜亮丽的,有一种成功人士的感觉。而且每一个金融人都是大boss,赚得更是盆满钵满,而这一类的专业不仅学费昂贵,而实际上却是一点用的都没有。

除了一个比较高大上的名字之外,一无是处,想要通过这个专业找到一份待遇好的工作简直就是不大可能,如果你的家庭条件一般,那么就真的是高投入,低回报,做的工作也只能是最底层的那种。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看就业率选择专业的,但是每年的就业率都是不一样的,不一定哪个专业就突然火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一个长远的眼光,当前火的专业可能等你毕业就不行了,现在不起眼的专业,可能未来是香饽饽呢。

专业和院校必须一一对应,才能说明这个专业好不好,单独拿出一个专业很难有说服力,的不光是所谓的冷门专业,就连热门专业也是如此,比如说通信工程专业,在很多有相关行业背景的学校当中,大概率可以拿到高薪,而没有电信背景的普通高校可能连就业都是个问题,所谓的冷门专业,只是说在整个行业就业并不乐观,但是在部分院校里边相对来说还是说得过去的,至少没有那么坑。

我们再说一下生物和化学这两个专业,这两个专业就业确实非常困难,但是在师范大学当中,只要这两个专业是师范专业,那么完全不影响就业,因为这两个专业主要的就业方向就是当老师,在其他的大学当中,哪怕他是985名校,生物和化学就业也是非常难的,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被录取到生物和化学,要尽量往教师方向去发展。

本文由任意链接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enyilink.com/10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