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科专业综合实训心得体会总结

小可爱们好鸭~我是琴琴今日分享来自拥有六份泛商科实习经历小姐姐的分享,每一段都收获满满,也在不断尝试中幸运地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行业,一起来康康吧~

个人背景

首先感谢LALA约稿,我本科毕业于某财经211,本科期间抱着希望能广泛试错的心态做了五六份实习,具体而言,两段券商行研小黑工、一段国内研究院、一段VC、两段咨询(非PTA)。这么多实习做下来,对泛商科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希望能跟大家分享

Part 1

研究能力是王道

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买方还是卖方,其本质都是去研究某个东西,只不过具体探究的事物、服务的对象以及研究的形式有所不同

比如PEVC,是对未上市公司进行探究,侧重点在于公司所在的市场,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同时对创始人团队也需要有一定的“人肉”

对于投行来说,在估值环节判断现金流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公司的历史以及行业的展望有自己的见解与探寻

对于券商行研,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二级基金、资管等,也是对行业与公司的研究,但多了一些二级市场的特性比如择时出入场的判断;对于咨询与互联网战略商分,也是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因此对于实习生来说,撇开事务性的部分,实习内容其实大多都是研究。研究主要分为desk research和尽职调查,而除了投行与咨询可能会涉及较多尽职调查外,绝大多数都是desk research

去某二线城市调研

研究的日常工作包括资料搜集、资料提取与整理、研究内容呈现

01

资料收集

这是最基础但往往也是最耗时耗力的阶段,lala在之前的推送已经很贴心地为大家整理过资料搜集渠道(此处附上链接)lala talk 第一期:高效sourcing

此外,对自己所关注的行业也要平时多积累资讯网站,比如医药行业可以关注米内网、火石创造等

实习过程中经常遇到需要找市场规模的任务,有些细分行业或许会比较难找,因此需要自己估算

举个例子,实习过程中曾需要估算一种抗癌物品PARP抑制剂的市场规模,这种药是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规模的估算都是“价格*数量”

数量即服用PARP抑制剂的人数需要简单估算:首先找到当年乳腺癌新发患者人数34.2万,找到三阴性的比例15%,PARP抑制剂所针对的BRCA突变比例20%,从而得出适应人数1.03万

用药的方式和药品价格可以通过google查到。此外,渗透率也是估算市场规模的关键,一个市场不可能所有人都去购买相应产品,考虑到价格、可得性、替代品等等因素,渗透率定为30%,因此得到市场规模2.9亿美元。如果再考虑医保的因素,市场规模可达到3.5亿美元

来源:兴业证券公开研报

以上就是一个简单举例,各个行业与市场根据其不同特点其估算方法会有不同,但是逻辑是相通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02

资料提取与整理

资料提取与整理需要的是抓重点的能力。这也是最容易有dirty work的环节,dirty work是实习必不可少的部分,个人认为,就好比学做饭要先切几年菜、学武要先挑几年水一样,枯燥但是算是基本功的一部分,认真对待也会有所收获的

比如经常丢给一个图让照着做,照着做的过程就像绘画中的临摹,一方面更深入了解Microsoft的各个功能以提高日后效率,另一方面也能提高自己的画图审美

03

研究内容呈现

研究内容呈现,一般是以文章报告形式或ppt展示,最重要的就是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方面能力也需要积累,在此再推荐几个文章渠道

商业sense的文章可以关注腾讯科技、36氪,宏观经济类的可以关注姜超、李迅雷、任泽平三位的公众号文章,具体某个行业的可以多看看该行业的新财富报告

既然实习过程中研究了这个行业,即使平日很多dirty work,也要多多培养该行业的insight,向成为行业专家努力呀

北京有云的天

Part 2

券商行研在什么阶段实习都合适

券商行研作为第一份实习或是好几份之后的实习都是合适的选择。在券商行研实习能比较系统地锻炼人的整体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能很好培养研究能力的地方;同时也会有机会听公司会议,在这些会议上也能吸收到公开渠道不常见的信息与知识

券商行研之间也有所分别,每家券商每个组的氛围和实习内容都是有所不同的,有些实习生是给ft打下手,有些实习生有自己写报告的机会

实习中参与某个高管培训会议

由于券商行研实习的小黑工特殊性,这方面的机会会比较多,因此很推荐没有实习过的同学以中小券商行研作为开始,培养一定的研究能力对之后的实习都会有所帮助

而有一定实习经验并对某个行业感兴趣想要深耕的同学,券商行研也可以进一步实现你的需要,可以争取进入新财富的组独立撰写深度。

以我自己为例,我的第二份实习就是某头部券商的非热门组,我很幸运地参与过两篇行业报告部分内容的撰写

入组之后会有简单培训,然后开始上手,在此起步锻炼的研究能力在之后的实习中起到很大的帮助,之后咨询的项目简报、尽职报告、标书,VC的公司投资研究,研究院的宏观经济文章以及期刊发表,都或多或少地锻炼并提升了研究能力

而在经过多份实习后我也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行业,现在很幸运地进入到某新财富的医药组实习,有独立撰写深度的机会进一步对医药行业进行探索,十分感激~

Part 3

结语

最近跟朋友探讨过实习方向的问题,最后在此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参与实习的态度。最重要的是这份工作能否带来能力上实质的提升以及与自己的兴趣点是否契合

实习是否big name等标签因素当然有一定重要性,但是big name标签的背后其实是对你能力的背书,有时我们常常为了这份背书而忘了实质

实习的选择需要case by case,其实很多人生的选择亦是如此呀

本文由任意链接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enyilink.com/11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