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业很难就业吗

化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由于其糟糕的就业现状,被戏称为“四大天坑”之一,被各种劝退。那么化学类专业在近年的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本文将从招生、就业等方面来分析化学类专业近年的报考以及就业情况。

一. 五年间化学类专业招生计划增加1万余人,增幅超16%

近年来化学类专业计划招生人数总体大幅上涨,2023年总计划人数突破7.6万人,相比2019年增加1万余人,增幅超16%。化学类下共有7个招生专业,其中化学、应用化学专业招生人数位列前二。

虽然招生总人数在不断增加,但按专业类招生的计划人数却逐年下降,学校越发倾向于按专业直接进行招生。

图1.2019-2023年化学类普通本科批次招生情况

数据来源:2019-2023年普通本科批次招生计划(西藏数据缺失)

注:不含试验班招生计划

二. 至2020年起化学类专业报考热度有所下降

下图展示了所有化学类专业在不同科目的本科线上分差,本科线上分差为各省的平均值。

化学类专业线上分差整体保持稳定,但从2020年起,化学类专业的本科线上分差出现小幅下降,报考热度有所下滑。

图2.2019-2022年化学类专业本科线上分差(各省平均)

数据来源:2019-2022年普通本科批次录取情况(西藏数据缺失)

注: 1.由于化学类专业主要以理科/物理招生为主,该数据不统计文科/历史的线上分差; 2.不含中外合作、预科、民族班等 3.2019年北京、天津、海南、山东未实行新高考,按理科数据进行计算

三. 化学类专业就业率处于各专业类的中等水平

近年来,受疫情、经济低迷、毕业生人数增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整体就业环境越发恶劣,就业率逐年下滑。化学类就业率始终处于各专业类的中等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就业率。

图3.2017-2022年化学类本科生毕业半年就业率及排名百分比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

注:1.化学类就业率排名百分比=化学类专业就业率排名/已统计就业率的专业类数量 2.为确保数据可靠性,未包含部分样本较少的专业类

四. 化学类毕业半年薪资有所改善,但毕业多年的薪资仍处于较低水平

化学类毕业半年的就业薪资稳步上升,且与全国平均薪资的差距越拉越小,2022年差值仅为-396元,就业薪资排名同样逐年攀升,由2019年的49名上升到2022年的31名。化学类专业毕业半年的就业薪资待遇逐年改善。

图4.2017-2022年化学类本科生毕业半年的月薪资(元)及排名百分比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

注:1.化学类薪资排名百分比=化学类专业薪资排名/已统计就业率的专业类数量 2.为确保数据可靠性,未包含部分样本较少的专业类

化学类毕业三年后的就业薪资虽然持续增长,但增速逐渐放缓,同时与本科平均薪资的差距也逐渐拉大。

图5.2019-2022年化学类本科生毕业三年的月薪资(元)及排名百分比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

注:2019-2022为统计年份,分别对应2016-2019届毕业生

化学类专业毕业五年后的就业薪资排名百分比均在80%左右。结合图4、5、6,可以发现对于毕业三年及以上的人来说,化学类专业的薪酬水平仍低于绝大多数专业类。

图6.2019-2022年化学类本科生毕业五年的月薪资(元)及排名百分比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

注:2019-2022为统计年份,分别对应2014-2017届毕业生

四. 化学类专业仍是“未来可期”

化学类毕业五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与全国平均值基本持平,但满意度排名略有下滑。化学类在毕业初期阶段的就业状况正逐渐改善,但从长远来看,该专业类仍无法摆脱“未来可期”的现状。

表3.化学类本科生毕业5年后的就业满意度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

注:1.2019-2022年为统计时间,分别对应2014-2017届毕业生 2.为确保数据可靠性,未包含部分样本较少的专业类

特别声明:本文为优志愿原创作品。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禁止转载和使用,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填志愿时在大厚本上翻找数据,很容易遗漏掉一些不错的院校和专业,优志愿分享高考资讯、志愿填报、大学、专业等相关的信息,帮助您轻松了解历年分析。

本文由任意链接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enyilink.com/11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