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公派留学
步履不停 逐心而行
心有所往 终至所归
热爱与向往
足以拨开复杂数理世界的迷雾
恒心和毅力
能够赋予数据图表以温度
他满怀赤诚
探索全球海洋与气候变化
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诗篇
他就是刘怿
刘怿
肩负使命,做新时代海洋人
受导师影响,刘怿也希望自己成为一位“深入浅出”的人:“用简单的内容讲清楚复杂的事,让更多人爱上这门学科。”
在博士研究生二年级时,刘怿获得国家公派留学资格,赴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进行联合培养。在那里,他认识了科研道路上又一位良师,并自此开始着手气候经济学的研究。
刘怿一直希望尝试交叉学科研究,这次海外学习提供了他这样一个机会。
气候经济学,顾名思义,在学好本专业知识基础上,还需要拥有一定的经济学知识。为了弥补这方面不足,他自学经济学必备书目并大量阅读相关文献,在这条崭新而未知的科研道路上逐步探索,重视挖掘学科背后广阔的应用前景,致力于将气候科学的理论研究拓展到人类社会生产的实际应用当中。
在美国气象学会上做口头报告
躬行实践,绘精彩青春画卷
专业上,他勤奋努力、刻苦钻研;专业外,他关心同学、服务校园,在本科和研究生在读期间分别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研究生会主席,在任期间,他举办了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知识竞赛、“Keep Cool”气候谈判大会、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读书会等众多品牌活动。同时,他还曾是学校艺术团声乐部成员,以歌手身份多次参加学校毕业晚会、迎新晚会、声乐专场等大型演出。
作为代表参加第十次研代会
参加毕业晚会演出
迎难而上,怀乐观向善之心
虽然有着较强的数理能力,但刘怿的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研究生入学伊始,刘怿也曾感到迷茫。论文投稿四处碰壁,未来方向的不确定,都让他对自己的科研能力产生怀疑。然而,刘怿并没有因此而畏惧退缩,而是不断调整心态重新出发:“我时常给自己打气,要知道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不能因为小小的挫败就全盘否认自己的能力,化失败为动力,能让我更强大。”
许多研究生同学“谈博色变”,认为攻读博士学位必然是一段枯燥且饱含艰辛的历程。刘怿却不这样认为,反而非常享受,他还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读博同样可以拥有许多幸福快乐的人生经历与回忆。
那么如何做到“快乐”读博?刘怿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是科研成果高效产出的“催化剂”。他谈到,虽然阅读文献、撰写论文是同学们平日的主旋律,但一定不能放下自己热爱的事物与生活。
所以读博以来,刘怿从未割舍他所热爱的一切:音乐、运动、旅行、摄影……它们不仅能调节繁复的科研生活,更能让我对生活充满热爱,让我饱含期待并充满信心去迎接一切可能到来的困难与挑战。
本期推文为“中国海洋大学融媒体创新创作基地”项目作品
来源 /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
文字&图片 / 中国海大研究生
本文由任意链接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enyilink.com/13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