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兹大学传媒需要出国_利兹大学传媒需要出国留学吗

#英国硕士留学申请材料,你准备好了吗?#

学校介绍:利兹大学传媒学院是英国著名的传媒学院之一,2023年QS专业排名全英第三,卫报专业排名全英第六。是为数不多专门提供新媒体专业硕士课程的英国大学。众多优秀毕业生进入B BC、CCTV等著名媒体工作。

宋同学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软科中国大学排名93,双一流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Q, 利兹读书有什么感受?

在课程形式方面,据我了解利兹和别的学校基本是差不多的。实操机会的话,就我这个专业来说会有专门的课教我们使用一些剪辑软件(这个对我而言比较鸡肋,在本科就已经学过了)。一些选修课会组织同学一起去参观与课程相关的一些藏品(图书馆里收藏的一些相关文物,比如某个时期的电影票,或者电影院的排片单之类),结合实物一起学习,给学生一些比较真切的体验。

师资方面,我们专业的教授都非常牛。比如我的一位主课讲师Rachel, 她在利兹完成了博士学位,开设了一门选修课(Film Programming for Venues and Streaming),主要讲电影策展。同时她也是策展利兹市内电影论坛的主导人员,经常会给我们发免费的电影票去参加她策展的主题的电影节。悄悄说一句,她也是一名queer,我觉得非常酷!

我们专业还会根据课程请一些有丰富相关履历的一线大拿给我们讲课,分享一些他们在这个行业的有趣经历。比如策展课在讲到动画短片策展这个主题时,导师是两位很可爱的动画短片策展人,分享的内容非常有趣!

Q,班上中国学生多不?大概的国别比例、年龄段或者背景?

班上的中国同学非常多,大概60个人里面只有5个外国人(俄国、日本、印度尼西亚、还有2个英国本地同学)。可能也跟我的专业有关,人文社科类的专业中国留学生其实会比较多。有问过也有了解过其他专业的同,我们学校学像理工类的专业中国人比例就会比较少(据我所知大概1/5)。我们班上同学年纪都比较年轻,也都基本上是同龄的,只有少数(一两个)可能是年纪会比较大。

Q,在利兹读书跟在华农读书,最大的区别是? 会觉得因为有中西方差异,知识衔接起来比较困难么?想考试拿高分,有啥技巧分享?

最大的区别对我来说是授课方式!尤其是Seminar这样的课程,基本上每一门课程无论是主课还是选修课都是每周一节Lecture+一节Seminar的课程比例,可以看出国外非常看重seminar这样课程的讨论环节,也非常重视和尊重学生思考的过程。在华农,或者可以说在国内的学校,我从小到大极少参加过这样的讨论课程,一开始也是非常不适应。

每节课老师会在课前布置好阅读任务和需要思考的问题,上课再分成小组讨论,老师在讨论结束后再听我们的讨论结果,基本上一节课的时间完全交给学生自己讨论和思考。这样的方式好像在国外的学习过程中极其常见,但是自我感觉加上观察来看,中国留学生一开始都会不太适应这样的授课方式。

就我个人来说,首先不太敢在课堂上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怕说错,虽然老师也一直强调没有正确答案(这样的思维方式也是在国内没有怎么体验过的。感觉在中国一直都是老师传递知识,学生接受知识就可以了,思考是课后的工作),外国同学就会比较适应这样的授课方式,并且Seminar课上回答问题的外国人也会比较主动积极,中国同学反而比较沉默。

知识衔接方面反而觉得并没有出现在出国之前想象中的那种“文化差异”。上课学习的内容比较拓展和扩散,有时可能与专业技巧没有直接关系,而是思维层面的一些更深入的探讨。比如就我所了解,我们学院里不少专业开学第一节课都会讲思想的“去殖民化”,或者有专门课程会讲“女权”等等,给我不少接触新知识和思维方式的机会。

可能因为学制比较短,我们一般每一周就是一个独立的主题讨论,比如说电影历史、电影声音、慢电影。而课程也仅仅只有45分钟的授课+seminar,教授们授课时间比较有限,感觉主要的学习途径反而是自己课前学习积累。所以上课前一定要阅读老师布置的reading,否则仅仅通过上课学习到的知识也比较有限,而且不提前预习的话也可能会听不懂,进而影响自己和教授沟通的质量和收获。

我们这个专业的考核方式只有论文和presentation。上学期论文我有一门拿了71(对我来说已经算高分啦哈哈,这个老师非常严格,所以拿到70分真的很开心),其余基本上都是60来分,所以也谈不上什么技巧分享啦哈哈!我第一次写论文之前也有在网上搜了好多论文高分技巧,感觉最重要的还是要有critical thinking,老师甚至会专门强调这一点。然后就是只要认真审题,论述清楚论点,格式字数正确我感觉就已经能够拿到不错的分数了(有些挂科的同学就是因为论文跑题)。

Q,你如何推荐Leeds大学给大家,周边有什么好玩儿的?

利兹这个地方还是非常非常宜居的,学校离市中心也很近,大概走路20分钟就到了。在市中心,像超市、购物中心、美食之类,要啥有啥,都很方便。周边还有天鹅湖公园,小镇之类的。

玩的地方有很多。最重要的是利兹出行比较方便,市中心就有火车站,没课的时候去别的城市玩也是分分钟的事儿。利兹就在约克郡,坐火车二十分钟就可以去约克玩啦!

Q,毕业后的就业计划?会在英国先找工作做两年么?

暂时是想毕业后先回国工作一段时间,将来有机会的话还想再回来继续深造。

利兹超美的天鹅湖

Q,去英国读书,是否值得?对后来人的建议?

我感觉来英国读书是非常值得的。学习上的资源毋庸置疑,只要肯学习、认真课前预习、积极和老师互动,还是能在课堂课后学习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的。利兹传媒系的老师都非常nice,他们都很乐于与学生交流。

其实不仅仅是学习上的收获,来英国读书的不少留学生都会开玩笑说“留学一年,用一生去怀念”!乍一听有点夸张,但是留学英国确实能给到自己非常多与在国内完全不同的学习和生活体验。学习之余学学做菜(我来英国之前完全不会做饭,现在已经能做四菜一汤了,也可以说是一项技能的提升吧哈哈!)、满英国甚至满欧洲跑,到处去旅游也是极好的。

(利兹每年都会举办的圣诞集市)

Q,对我们的服务评价?

尤其感谢对学生无敌负责的Rachel 潘老师。潘老师真的非常负责任,回消息总是非常及时,也时常监督我的各种事项的进度(特别是雅思备考),拯救了我的拖延症哈哈哈!

最重要的是,从我签订合同到踏上英国留学的那一天,每一个流程都非常清晰,无论是择校、申请、文书再到后来的签证办理都非常顺利,真的省了很多时间。

受到疫情影响,我的整个留学战线拉的非常漫长,有两年之久,中间也有很多时候其实很困惑。我一开始是想申香港澳门的学校,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还是没有如愿。还记得在准备澳门科技大学的面试的时候潘老师花了很多个人时间来帮我复习面试,可以说在每一时期都是潘老师一直很耐心很严谨的帮我把关,给了我很多中肯的建议。

收到梦校利兹的offer那天,我的心情无比激动,甚至到今天即将毕业,也难忘那天的开心感觉。也听说很多留学生们其实在申请过程中遇到了很多不负责任的留学中介,所以我真的感觉很幸运在决定留学的第一时间遇到潘老师。

广州艾迪留学英美加经理潘真老师:

宋同学是我在疫情期间众多的“好战友”之一,感恩我们对彼此的不离不弃。如她所说,虽然准备留学的过程中因为疫情以及她家里的一些情况,有过各种犹豫、挣扎,甚至是短暂的停滞,我们最后终于一起争取到了她之前甚至不敢想的梦校录取(还好当初没真的去澳门科技大学,要不然就没利兹大学什么事儿了,哈哈哈),真是验证了“好事多磨”。

她的分享,其实很有代表性。对于国内读本科的同学而言,出国前应该重点提高的,莫过于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参与课堂讨论的英文表达能力、以及写英文学术论文的基本知识(比如如何reference,如何避免plagiarism)。然后就是带着去到当地拥抱崭新体验的open mind,出发!

此文转自广州艾迪留学英美加经理潘真老师微信公众号《Rachel杂文 》

本文由任意链接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enyilink.com/14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