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国药学院_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国药学院官网
张仲景国医大学正在复建中,河南将增加一所新的大学,或在2024年获批招生。
张仲景国医大学校址在河南省南阳市。
南阳市历史悠久,提起南阳不止有诸葛亮“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还有赫赫有名的“南阳四圣”: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智胜诸葛亮。
张仲景是地地道道的南阳人,他家住东汉南阳涅阳县,也就是如今的河南省南阳市邓州穰东镇张寨村。
张仲景出身于中医世家,他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人尊为医圣。
我也是南阳人,也许是张仲景的缘故,南阳的中医很多,后来到了郑州,朋友一提到南阳,都说南阳的中医好。北京、上海包括郑州一些朋友,每年总要回到南阳找名中医调理身体,我也是刚从南阳回来,带了15付中药来调理,因为感觉很好,所以非常相信中医,更相信家乡南阳的中医。
听说南阳张仲景国医大学复建已经接近尾声,明年就要招生,当然非常高兴。
南阳人都知道,南阳早就有一所张仲景国医大学了。
早在1985年,张仲景国医大学由出身于六代中医世家的赵清理在南阳创办。它是我国第一所以“大学”身份成立的中医高校,也是第一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备案、被国际承认学历的中医高校。
可惜这所大学没有得到发扬光大,学校规模太小,招生人数有限,没有搭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列车,始终是小打小闹。
直到1993年张仲景国医大学被南阳理工学院吞并,成为南阳理工学院国医国药系,后更名为张仲景国医国药学院。
2020年4月,河南省提出支持复建张仲景国医大学,让河南省“从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迈进”。
于是张仲景国医大学新校区工程在河南南阳市开始建设,目标是建成基础设施一流、学科专业布局科学合理、办学特色突出的中医药大学。
张仲景国医大学新址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占地3000亩,一期1000亩。
目前,大学申报和新校区建设工作正在同步进行。张仲景国医大学复建项目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中药、针灸、公共管理六大学院,其教学楼主体结构已全部封顶。
建成后,到底是不是还叫“张仲景国医大学”?当然河南人希望能够保持原名,因为学校就在张仲景的家乡,希望借助张仲景的流量,增加国医大学的知名度,建设成一所高水平的中医药大学。
很多网友认为,如今教育部不支持用古代名人命名大学,所以原名很难保留,除非有强大背景才能批下来。
那么,该叫什么名字好呢?
如今拟定三个名字:张仲景国医大学、河南国医学院、南阳中医药学院。
除了设立“张仲景国医大学”,南阳还打算设立“南阳中医研究院”,并力争挂上“中国中医科学院南阳分院”的牌子。
我认为,如果张仲景国医大学未能获批,用合作的方式成为“河南中医药大学南阳校区”,或者“河南中医药大学张仲景医学院”也挺好。总比河南国医学院和南阳中医药学院有流量。
如果能够获批为张仲景国医大学,医圣九天之灵也会高兴得笑出声的。
张仲景国医大学复建正赶上国家振兴中医药事业的档口,借这个契机说不定会给我们一个惊喜。
除了河南省将要新增一所张仲景国医大学,明年国内新建的其它5所大学都要招生。
第一所: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该校对标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引进和配备科研和师资团队,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和模式,开展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未来总体计划招收学生6000人,其中本科生2400人、硕士研究生2600人、博士研究生1000人。
学校将围绕新兴产业和香港城市大学的优势专业,开设电子工程、能源及环境、工商数据分析、生物医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及工程等专业。
第二所:康复大学
康复大学是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中央部委机构与山东省共同建设,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所以康复命名的大学,驻地为青岛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康复大学将构建以康复学科为特色,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专业体系;坚持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规划招生规模10000人,其中本科生5000人,研究生5000人。
第三所:青海理工大学
对标国家“双一流”标准进行建设,学科专业以工为主,理、工、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计划首年招生规模约2000人(本科生约1500人、研究生约500人)。
第四所:金华理工学院
学校位于浙江金华金义新区,重点布局智能制造和新材料、网络空间安全和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医学工程等学科专业。学校已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等知名高校达成合作意向,援建共建金华理工学院学科专业。今年正在申报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机器人工程等3个新专业,计划2024年招生。
本文由任意链接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enyilink.com/14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