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有哪些

交叉学科是什么?

“交叉学科”,顾名思义,是指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融合、渗透而出现的新兴学科。当前,学科交叉融合是大势所趋,全球广泛关注,但机遇和挑战并存。交叉科学促进多学科对综合性复杂问题的协同攻关,尊重不同学科特点打破传统禁锢观念,推动深度交叉融合,努力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和新的研究范式,培养变革性交叉科学人才。

它可以是大的学科门类的交叉,如北京大学的整合生命科学专业(心理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也可以是大门类下不同专业小交叉如清华大学的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为什么要设置交叉学科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要实现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学科之间的深度交叉融合势不可挡。设置“交叉学科”门类,在学科专业目录上进行直接体现,可以增强学术界、行业企业、社会公众对交叉学科的认同度,为交叉学科提供更好的发展通道和平台。

交又学科的优势

1.培养不同学科能力成为复合型人才

进入职场后,很多岗位需要的都不是某个专业能力,而是需要好几个能力结合,那这个时候交叉学科就非常有优势,因为能掌握不同学科从而在工作中自如应用,比如法律经济学的同学会同时学习应用经济学和法学,日后在经济法方面这个专业就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除了职场,某些以科研为主的前沿学科也是非常需要复合型人才的,比如人工智能领域,对人才的要求就是既要掌握计算机技术也要会机械工程相关的,像山东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院校就针对性地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培养交叉学科的人才。

2.专业入口更广泛

相较于传统学科,交叉学科专业是多项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所以,与传统专业对于学生的学科背景要求对比。交叉学科专业对于学生的学科背景更宽泛,这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对于专业的选择范畴。

3.毕业后就业有优势

一般来说,交叉学科的出现是因为市场上有这类岗位的需求或是有相应的问题需要解决,才会有高校去开设这类比较新的学科那么可想而知对于交又学科人才的需求量是比较大的。

这些交叉学科专业的毕业生在知识体系和职业技能方面相比单一专业的学生会更有竞争力,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是跨学科的,有些交叉学科甚至是会跨多个领域,那么在就业选择上的选择面就会比普通专业的学生更广泛,可以选择其中一个领域就业也可以专门投入复合型岗位,灵活多变。

如果想报交叉学科,应该注意什么?

1.以个人兴趣和定位为出发点来选择

择交叉学科要从个人定位和兴趣出发,常言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知彼是了解对方,知已就是了解自己。尤其是在新增专业没有往年报考数据做参考的情况下,考生失去了“知彼”的先机,那就更得把握好“知已”这一原则。

很多人光听专业名称感觉炫目、诱人就选择报考,往往容易出现偏差。大家一定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等因素,考察一下所报专业的主要课程、培养目标、人才需求状况、毕业后的工资待遇、发展趋向等众多问题,这一点对于选择交叉专业的同学尤为重要。

2.选择有相关强势专业的院校

交叉专业与学校的办学特色相对应,那么其专业实力是会具有一定的优势的。排除一些跟风开设的专业外,很多交叉专业都是从原有优势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和发展条件。

此外这些交叉学科可能涉及多个领域,如物联网专业,就涉及到电子专业、计算机专业、测控专业、通信专业、软件等多方面专业知识。

当你对某个专业一无所知时,其实可以看一看它的交叉领域都涉及了哪些范围,在专业相同,院校需要多选一的情况下,尽量选择那些本身在某一领域就有学科特色和优势的院校。

本文由任意链接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enyilink.com/21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