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录取通知书

杭州高级中学的很多同学、老师甚至家长,都知道杭高国际部里有位化学天才少年。他永远背着一个黑色斜挎布包,行走在杭高校园里,驻扎在自己的化学实验小天地里。

他就是美国国家化学竞赛(美国化学奥赛USNCO)金奖得主——王弈同。今年10月,他凭借优异的成绩和在化学学科方面拔尖的学术能力,在申请季刚开始,便受到了多所顶尖院校的青睐,其中包括2020QS世界大学排名第20位的爱丁堡大学本硕连读无条件录取通知书和世界排名第27位的曼彻斯特大学本硕连读无条件录取通知书。

这个同学、老师眼中的“科学小怪才”,真正从自己的实验室小天地,走向了世界名校。

从初中开始爱上化学

目前,绝大部分国外大学发的OFFER都是有条件录取。但王弈同收到的无条件录取通知书,意味着这两所顶尖大学凭他目前的成绩就直接确定录取他,不需要等高三下学期的GPA(绩点)或者等他拿到高中毕业证再确定录取。

一个周日的上午,我打通王弈同同学的电话,他告诉我,虽然是周末,他还是喜欢待在学校里,在实验室研究他爱的化学。

相对于国际部申请美国学校的同学来说,王弈同申请的英国学校发放OFFER的时间比较早,所以他也成为班里最早“上岸”的学生。小王说:“现在就等着今年5月把高三成绩交上去了,还比较放松。我妈妈之前还挺担心大家都拿到OFFER,就我拿不到,结果现在居然是反的,我也真的没想到会是这样。”

在杭高国际部同学、老师的眼中,小王就是妥妥的科学家形象,高高瘦瘦,戴着眼镜,性格有点“轴”,一看就是搞科研的料。班主任吴徐帆对他的印象就是一个“科学小怪才”,吴老师说:“小王对化学的喜爱可以说是狂热,经常整个晚自习就泡在实验室里,非常专注,可贵的是,他还会把学到的化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从高一进来时,小王就永远随身携带一个黑色斜挎包,大家都猜不到里面是什么。直到一天,不知道是谁在教室的地板上不小心倒了饮料,黏糊糊的,怎么也擦不掉。小王一看,打开背包拿出了他的化学试剂,捣鼓了一会儿,就把地给弄干净了,这件事让大家都印象深刻。

吴老师说:“王弈同的目标十分明确,一入学就告诉我要学化学,成天追着化学老师跑。他对自己的将来想要什么也特别清晰,高中三年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现在看到他的努力有了成果,我们也十分开心。”

妈妈在儿子小学时就规划留学

小王的留学梦,是在很小的时候就种下的。他说:“小学的时候,妈妈就送我去英语培训班上过课,体验美国的课堂。我觉得这种自由的课堂风格很适合我。后来妈妈跟我说,其实她当时就萌生了送我出国留学的想法。”

而发现自己的爱好,是从初一暑假开始的。当时,小王正在天杭实验学校就读,初一升初二的那个暑假,他回到老家,跑到镇上唯一的一个书店去看书。“进去的时候看到书架上有一本讲化学元素的书,因为是新书,被塑料封住了,付钱了才能看。我当时没有钱,就回家搜电子版来看,一看就着迷了,花一个暑假就把整个初中的化学知识全部自学完了。”

小王的爸爸妈妈一直很支持他的这个爱好,妈妈给他买了一套实验设备,还腾出家里的储藏室,给孩子拿来研究化学。

初中阶段,小王的理科成绩十分优异,但文科稍弱,属于有些偏科的学生,因此在班上并不突出。中考那年,妈妈向儿子提出,要不要去试试国际班。因为妈妈认为,孩子在化学上有天赋有灵气,如果正常参加高考,也许他的优势并不明显,国外教育或许更适合他。

后来,小王顺利通过学校的语言考试,带着一颗探索之心走进杭高国际部的大门,他的化学特长也在进入学校后越发凸显了出来。

进入国际部后,小王对学校的生活蛮适应。知道他的目标后,化学老师和物理老师给他提供了实验室,方便他在课余时间做实验,并悉心指导;小王也一直积极和升学指导老师沟通,抓紧和大学招生官交流的机会,参加了一系列的学术课外活动,如美国化学竞赛、伦敦国际青年科学论坛等。三年来,小王没有参加过校外的机构培训,也没有找留学中介,靠学校里的学习和与升学指导老师的配合,敲开了世界名校的大门。

小王说:“我觉得不管是走哪条路,都是不容易的。有时候我晚自修下课,看到高三教室的灯都还亮着,大家都很辛苦。总的来说,我对高中三年的学习还是挺适应的,但在考SAT的过程中,我的压力特别大,尤其是阅读让我很头疼,对于文学课里的文学分析,我也不是很擅长,现在也还在想办法。我认为申请学校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然后拓展知识。比如说学化学的就找实验机会,参加相关的竞赛,来证明一下自己的专业程度。”

本文由任意链接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enyilink.com/22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