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有哪些专业
医学类专业是指在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设置的,以培养医学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一系列专业。这些专业通常涵盖了基础医学知识、临床医学技能以及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等多个方面。
“是不是所有的医学类专业毕业的学生都有资格做医生呢?”这是广大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选择医生职业时,必须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
答案是否定的,并非所有的医学类专业的毕业生都能做医生,以下从几个视角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医学类有哪些专业?
根据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医学门类分基础医学类、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药学类、中药学类、法医学类、医学技术类、护理学类等11小类共62个专业。
医学类专业目录
二、被授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的医学类专业毕业生,不能做医生
在62个医学类本科专业中,有多达36个专业被授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而非医学学士学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这36个非医学学士学位专业的毕业生,不能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因而不能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不能做医生。
医学门类非医学学位专业表
需要说明的,法医学专业在一部分高校被授予医学学士学位。根据相关规定,法医学专业的学历并不被认可为报考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学历依据。这意味着即便法医学专业的毕业生获得了医学学士学位,他们也无法参加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进而无法获得医师执业资格。这一规定明确了法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区别,并强调了法医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的是与法律相关的医学鉴定工作,而非直接面向患者的医疗活动。
三、被授予医学学士学位的医学类专业毕业生,并不都能做医生
在62个医学类本科专业中,有26个专业被授予医学学士学位。但其中预防医学类和基础医学类之中有3个专业毕业生,不能直接做临床医生。
医学学位专业表
1、基础医学类专业:主要侧重于医学理论和科学研究,毕业生通常会在科研机构或医学院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而非直接从事医生的临床诊疗工作。
2、预防医学类专业:预防医学专业中“预防医学”和“卫生监督”两个专业,注重疾病预防和控制,其毕业生主要从事公共卫生管理与监督、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而非直接的临床治疗。
四、总结:医学类专业毕业生能否做医生一览表
【更正】表中“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中“全球健康学”专业,被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不能做医生。
本文由任意链接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enyilink.com/23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