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目标是什么

公元1190年,南宋绍熙元年,当时的儒家代表人物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并且刊刻印刷成《四书章句集注》的图书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从此,“四书”作为儒家学子的必读经典,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熹认为:《大学》是为学纲目。学习儒家传统文化就要先读“四书”;读完《大学》,知道人生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以修身为本?在这个道理的基础上,再读《论语》来确立做人的根本路径和追求做事方式;再次读《孟子》以观察自身发展和超越的水平;再次读《中庸》以求得古人思想的微妙之处。

儒家学说的经典《大学》只有2152个字,却着重讨论和分析出个人修养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明确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修养目标,称之为“三纲领”;同时提出实现天下大治的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称之为“八条目”。

朱熹为《大学》原文所加入的“格物致知”一章,历来成为学界议论的话题。究竟是该加还是不该加?今天解读经典《大学》,尝试走近古人关注自身和内心所想,想象古人正襟危坐,严肃反省,自我感悟,注重修养,终归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大学》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习儒斋主人太哥儿解读:儒家《大学》的道理,就在于每个人都来彰显光明磊落的个性品德,就在于去除周围环境对心灵的污染而能够悔过自新,就在于做到最完善最完美的境界并且永远保持最完善完美的心态。

当一个人知道保持善的最高境界时,心态就会坚定,具有坚定的意志力;意志力坚定起来了以后,自己的心境也能平静下来;平静好心情了,便能做到心安理得;心安理得于自己的处境,随遇而安的心境,才能周详地思虑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将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思虑周详了,才能够有所顿悟,并且得到这样的大道理:天地万物都有其存在的根本价值,也有其存在的各种形式,任何事情都有其开始和终结,从而能够明白万物的本末、万事的终始的道理,先后次序不乱套,这样就能够接近《大学》所讲的修身为本之道了。

古代那些想在天底下彰显光明磊落的品德个性的先贤圣明的君子们,首先考虑的事情是如何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他们认为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把自己家庭的秩序能够管理得整整齐齐,井然有序,让父子之间,夫妇之间,子女之间都有一个管理的规程;怎么样让家庭的秩序整齐呢?古代先贤们总结出先要修养好自身待人接物的品德与个性的经验;他们认为想要修养好自身的德行就应该先端正自己的心态;以端正好自己的心态为前提,让自己的意念没有杂质,因此变得真诚无私、端端正正,就是没有邪念,也没有杂念;这样使自己的意念真诚端正之后,才让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变得更加丰富起来;要想让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变得丰富起来,就必须要钻研万事万物的内在规律和外在现象。

当弄清楚了自己所处自然和社会的现实本质形态和客观规律以后,也就拥有了最为丰富的人生智慧和社会经验。当我们对一切事物的道理都能够清楚明白的时候,自己起心动念的诚意就会真实自然地表现出来,没有了虚妄,自然也就心存端正而无私无偏;当自己身心端正无私无偏的面对一切事物时,自然就修养好自身的德行了;如此以来也就自然而然地会让一家人和睦相处,井然有序;家庭可以经营得井井有条,治理好国家也就顺理成章了;这样当所在的国家也走上治理轨道之后,就能够进一步去追求天下太平。

可以看出,从天子君王到平民百姓都要把修身看成做人处事的根本,如果不修养自身的品行道德,连最基本的修身程序都搞乱了,却还想着治理国家、平定天下,那是从来也没有可能的事情,必须给予坚决地否定。这其中应该能够看得清楚,如果把自我完善的修身、齐家这样重要和深厚的品德要求,原本应该看得重要的内容看得太浅薄,反而去高谈阔论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自古以来就没有这样的成功例子。

因此来看,这其中的道理就是说自我修行的最核心知识和最根本的智慧,这大概也就是顶尖智慧和修养的最高境界了吧。

本文由任意链接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enyilink.com/24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