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专业的就业方向(教育学专业的就业方向有哪些?)
在现代社会,教育和就业是两个最受关注的话题,而这两个话题又是息息相关的。在一个看重学历的时代,教育背景对就业有着深远的影响。学历越高,选择性也就越多,这也是学生不断提升学历的原因之一。
博士学历在学术圈里算是“顶配”,理应在就业方面占尽优势。可是现实却并非如此,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很多硕博生也面临就业困难,不得不朝着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
医生、教师等“铁饭碗”成为毕业生的首选,尤其是大学老师更是博士生眼中的香饽饽。然而,储殷教授对大学教师的就业前景却有不同看法,他的现实观点颇为中肯。
储殷教授认为大学老师已经是夕阳产业了,现在许多学生在读研时就计划考大学教师的编制,但他却建议他们三思而后行。因为这条路背后隐藏着太多的现实困境。
首先,大学教师的竞争非常激烈,只有读完博士才有机会进入大学当老师。然后还要经过几年的讲师、副教授阶段,这至少需要15年的时间。简而言之,学生至少需要15年才能真正上岸。
其次,未来大学老师的岗位也不够“安全”。如今大学生人才过剩,但随着出生率的下降,未来大学生人数会减少,到时候中年再就业的问题就会出现。
另外,大学讲师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轻松。他们需要不断写文章、参与各种科研实验,工作压力不小,辛苦程度也很高。
最重要的是,大学讲师的收入并不高。刚入职的大学讲师只能拿到5、6千块钱的工资,而一个本科毕业生用15年的时间就能达到月入过万。相比之下,这个差距显而易见。
所以,储殷教授说大学讲师已经是夕阳产业了。选择这条路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能否承受寂寞是个大问题。他的话虽然有些刺痛,但却非常现实。
博士生们面临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困境。博士学历虽然很高,但如今不再稀缺,很多毕业生都陷入了就业的困境中。投入的教育成本很高,完成学业时也接近而立之年,找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是很正常的选择。
虽然大学老师的工资不高,但也不算太辛苦。而且,如果能考到编制,就可以保证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和其他职业相比,选择成为大学老师是一个性价比较高的选择。
此外,很多博士生认为大学教师的发展道路比较长远,不会脱离教育行业,和学生、科研打交道也不会太复杂。因此,即使回报与付出不成正比,对于刚刚毕业的博士生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想当大学老师,学生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如果选择留校任教,需要和导师沟通,了解留校的要求,并且有导师的推荐。如果要报考其他高校的教师编制,就需要关注招考信息,备考充分。
大学教师的编制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考的,只要学生学历高、背景好,备考认真,上岸是有可能的。但也不能掉以轻心,竞争激烈程度不容小觑。
总之,储殷教授的观点虽然刺痛了一些人,但对于博士生来说,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不过学生需要对这个岗位的利弊进行分析,考虑到自己是否能够应对其中的缺点,思量周全之后再做决定就能少走弯路。
名人金句:不要因为已经走错了一步,而继续错下去。- 葛浩文
你觉得大学老师的工作如何?欢迎留言分享与讨论。
本文由任意链接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enyilink.com/6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