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法学专业就业前景(涉外法学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欢迎大家后台回复“入群”二字添加小编微信,加入我们各类涉外法律交流社群。

编辑 | 律小圈

6月6日,『涉外法律圈』邀请爱律法务创始人单志超ERIC SHAN做客【对话100位涉外法律人】直播间,『涉外法律圈』发起人孙旭东与他一起研讨了为何JD毕业后放弃律所高薪offer,选择回国创业探索法务行业新模式,以及创业者视角下法律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

分别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了深度探讨:

澳洲JD的留学经历和就读体验

澳洲华人律师的优势业务和执业体验

放弃高薪涉外律师回国创业的心路历程

法务平台的创业心得和困难挑战

创业者视角下的法律服务行业发展趋势

由于内容比较多且干货密度较大,小编将会定期整理好口述文字稿给大家发出?大家也可以扫描文章末尾二维码关注『涉外法律圈』视频号,观看全程直播回放。

投身创业的涉外法律人

所洞察到的行业发展趋势

『涉外法律圈』发起人

孙旭东

Eric提到当前备受关注的ChatGPT,关于这个软件,其实我看到很多人表示它无法取代部分工作,甚至有人质疑官网宣传的真实性,称它通过Bard考试这件事可信度不高。我们也在努力研究这个软件和国内一些AI工具,它的生产效率确实令人惊讶,然而能否用好,关键在于你是否擅长写\”prompts\”,也就是提示词。这些提示词对人的能力要求非常高,需要你总结、概括和准确表达问题,并善于提问以揭示核心问题。最终形成简洁明了的几个回答,使用适当的标点符号进行区分。如果你提出的问题太宽泛,回答会显得粗糙。因此,我们可以对其进行精细化的训练。

我相信作为法务平台,你们也需要关注ChatGPT,不论是将其作为引流工具,还是作为和用户实时沟通对话的真正服务提供者。因为在我们团队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客户的问题很多都是重复的,并且有些问题确实存在标准答案。而有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了解行业和企业现状,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因此,我想问一下Eric是否遇到过类似情况,或者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的想法。

爱律法务 创始人

同济大学 法律硕士

新南威尔士大学 法律博士(JD)在读

单志超

对于ChatGPT这种的人工智能工具,它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会受到prompts词的影响,所以我觉得虽然ChatGPT最近发展趋势很猛,像洪水猛兽一样给很多人带来了职业压力,但是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它并不会替代律师,相反律师可以更好地利用这种工具辅助日常的工作。

另外一个点是,比如你向ChatGPT提一些劳动婚姻相关的问题,它可能可以给出一些较优的回答,但是当涉及到一些复杂的商业问题,例如涉及政策环境因素时,可能需要进行逻辑推理、需要人类的思考。这个时候还是不能离开人力的工作。所以我们其实想开发一个关于劳动用工合规的ChatGPT,因为它涵盖内容的范围相对较小,开发压力较小。

第二个问题是,爱律法务面向企业的ToB服务,我们的客户并不像律师那样具备对ChatGPT提问的技巧,也不会去主动获取一些信息。所以我认为我们需要打磨客户在使用语言模型时的体验感,这其实可能是作为法律顾问和法律服务的宗旨,因为劳动用工问题是每个企业、每个阶段都会遇到的最常见问题。无论是老板、法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还是直接负责的人员,他们可以登录页面并输入法律问题,得到相应答案,这样就能更直接、更快地提供服务。

『涉外法律圈』发起人

孙旭东

明白。为什么我提出这个问题呢?因为在爱律法务这个平台上,像 Eric 这样的人肯定会接触到很多客户。通过与大量客户的接触,可以第一时间感受到客户当前的状态,包括他们提出的问题以及我们如何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随着接触的增多,他一定会发现其中有一些共性存在。所以在这方面,Eric 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向,那就是从客户的角度和层面出发进行打磨。

我非常认同这一点,因为在过去的一两周,我和一些咨询行业的朋友交流,发现咨询行业提供的许多服务,包括交付的东西,实际上已经非常接近企业真实生存的状态,甚至可能比企业更多。在当前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对于企业来说可能只是完善某个部门,但在现实情况下,律师、法务和法律服务本身可能会面临一些回报率和绩效考核,这要求确实相当高。

如果能够利用工具和软件,再加上自己拥有一个数据库或者强大的客户需求收集和整理能力,然后打造出一套前端咨询或客户回复的产品,并提供给客户使用,那么在内部来说,整个成本就会大幅降低,而在外部来说,也能改善客户的使用环境。我认为这对双方的价值都是很大的,肯定能够获得更多客户的喜爱。因此,在这方面,我个人认为Eric的思考已经非常深入,并给了我很多启发。

就像您刚才提到的,ChatGPT可能与我们当前的法务平台以及许多律所的形态确实不太相同,包括经营范围等方面都有区别。这有点类似于LSP(替代性法律服务方案)的提供商或解决方案。在这方面,您认为未来几年将接触到如此众多的客户,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法律服务市场的趋势、方向和变化如何?

爱律法务 创始人

同济大学 法律硕士

新南威尔士大学 法律博士(JD)在读

单志超

我觉得现在的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它们并不像一些大型企业一样只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因为它们的规模足够大,即使输掉一宗案子或者方案无法继续下去,它们仍然可以从其他角度寻找机会。所以相比小企业而言,它们对问题解决的需求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法律服务。因此,我认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更倾向于具备综合商业问题解决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以外的沟通能力和其他综合能力。只有真正帮助企业解决了问题,你才能成为行业的number one。

如果你无法解决问题,只能给出一些法律理论,这个判决书怎么样?法律逻辑如何?但客户并不理解,也不在乎。客户只关心能否解决问题。因此,我之前也写过一篇类似的文章,我认为法律运营平台、法律科技服务平台和咨询平台与传统律师机构是一个拼图组合的关系。大家可以携手合作,以低成本、高质量的解决方案尽快解决客户问题。这是客户最需要的,也是企业最需要的。这也是为什么爱律法务选择与精选的律师合作,以提供最优解给客户。

『涉外法律圈』发起人

孙旭东

非常感谢这个观点,给客户创造价值确实非常难能可贵。Eric刚才一直强调客户的价值,提供核心价值给客户非常重要。他提到了一个观点,不要试图让客户理解法律专业知识,而是要给他们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我可以分享一个前两天我去超市的经历,非常有趣。我在盒马超市逛的时候不知道要买什么,然后晚上的时候有个卖饺子的开始打折,有个促销员姐姐在那里喊了一句话,说明天早上只需花5分钟就能解决早餐问题,大家快来看。我非常好奇,因为我正烦恼明天早上要吃什么早餐,于是我过去看了,原来是饺子。然后那个促销员告诉我这些饺子皮是手擀的,馅料新鲜,从哪个地区运来的等等。虽然对这些并没有什么感触,但它准确地抓住了我生活中的一个痛点,就是我只需要花5分钟解决早餐问题。所以我并不关心是饺子还是馄饨,而是关心明天早上我只需花5分钟解决早餐问题。所以我没有多想就拿了几盒回家。

我认为这非常重要,包括我最近与许多律师朋友交流,他们经常陷入专业人士的思维陷阱。当你与企业特别是企业高层交流时,他们并不关注如此专业而难以理解的内容。道路很简单,给钱就是解决问题。所以我认为Eric能够在平台初期关注到这一核心,并真正为他们创造价值。

扫码关注『涉外法律圈』视频号
一起对话100位涉外律师
以对话产生价值,以信息赋能行业
#品牌矩阵#

免责声明:本文及其内容仅为交流目的。本文任何文字、图片等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联系公众号后台取得授权,并于转载时明确注明来源、栏目及作者信息。

法律咨询 | 文章投稿 | 商务合作 | 转载开白

请在公众号后台留言

欢迎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感谢您的时间”

本文由任意链接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enyilink.com/8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