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好的大学(香港最好的大学排名榜)

香港1997年回归祖国怀抱,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方针政策,回归之后20多年来,香港发展进入快速高速车道,香港各项社会经济发展硕果累累,特别是高校综合实力突飞猛进,其中香港特区前三高校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处于世界一流国际领先水平,以下分别进行一一介绍:

香港大学(简称港大)

香港大学,简称“港大”(HKU),是中国香港的一所综合性国际化公立研究型大学,有亚洲“常春藤”之称,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机构。亚洲大学排名前2,世界大学排名前26。

一、与内地高校合作交流

2018年,与清华大学签署合作意向书,合办本科双学位项目;2019年,与北京大学在法学、工商管理等领域开展新型本科双学位项目合作;2021年,《深圳市人民政府香港大学关于在深合作办学备忘录》签署,市校在深合作共建香港大学(深圳校区);2023年,香港大学与复旦大学和悉尼大学签订可持续发展及碳中和合作备忘录。

二、多元投入科研经费

首先政府经费,香港研究资助局(Research Grants Council)向香港大学拨付总计10.88亿港币的研究经费;同期,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向香港大学拨付研究用补助金11.96亿港币,香港政府拨付经费1.23亿港币。其次海内外组织合作经费,香港大学还与本地及海外各类组织机构订有研究合约,合约金额总计8.3亿港币。再次社会受捐方面,香港大学获香港慈善团体、香港工商界、本地及海外各类资助累计39.2亿港币。

三、专业设置师资力量

香港大学下设10个专业学院,另有研究学院、专业进修学院、数码港学院等数十个独立机构。香港大学有常规教授1087名,国际教授人员659人(国际化百分比60.6%),累计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

四、香港大学优势学科

香港大学已完成“经济及商业策略”、“药物合成与研发”两项,关于“海洋环境”、“大规模流行疾病”、“鼻咽癌”、“骨骼疾病”、“高分子材料”、“新兴电子建模与仿真”等领域的研究仍在进行中。卓越学科领域计划,医学、商科、信息科学都是香港大学传统且极具竞争力的学科领域;除此之外,港大的土建、法政、教育等学科亦处于世界领先行列。

2022年4月,香港大学牙医学、教育学、地理学、语言学及社会政策与管理5个学科进入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全球前10名。

五、学校办学模式理念

小班教学师生互动

港大以小班教学为主,人数不多,课堂内容详实,且十分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得益于班级的大小,在课堂上教师随时都会向学生提问,他们非常鼓励学生问问题。同时,团队协作成为日常学习中的重要一环,在香港大学的课程中,需要团队共同合作完成的比例很大,这对提升交流、合作能力十分有效。

渐进教学淡化考试

港大没有强制性要求学生上课的措施,更不靠点名保证出勤率,保证学生出席率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升自己课程的质量,自然地吸引学生来上课。港大采取的是渐进式的教学模式,淡化了期末考试的重要性;为了更加合理地评价一名学生的水平,老师平时会留一些很有针对性的作业,其目的是考察学生跟随课程学习的进度。这种渐进式教学方式既可以保证学生平时的学习质量,又给了学生充裕的自由可支配时间。

港大十分重视评教

对于一门课程,不仅主任老师要被评教,助教也要被评教。学校的管理部门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负责学术的教授和老师,一个是负责服务学生的管理部门,两个部分平行运行,各司其职,互不干涉;这种模式某种程度上保障了教师的教学、学术自由性。

六、香港大学世界排名

2024QS世界大学排名第26位,2024QS亚洲大学排名第2位;2023QS世界大学排名第21位,泰晤士2023年世界大学排名第31位,2023QS亚洲地区大学排名第4位。

香港科技大学(简称港科大)

香港科技大学,简称港科大(HKUST),为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全球大学校长论坛、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亚洲大学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重要成员,并获AACSB和EQUIS双重认证,是一所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学。1986年,香港政府选址新界清水湾半岛北部大埔仔的前高希马军营兴建香港科技大学。1986年3月,香港政府首次公布香港将兴建第三所大学;9月,香港科技大学筹备委员会成立。

一、专业设置师资力量

学校有理学院、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跨学科学院等5个学院,以及香港科技大学赛马会高等研究院和香港科技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香港科技大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邓青云教授011年成为历来首位华裔沃尔夫化学奖得主、杨强教授是人工智能研究的国际领军人物、唐本忠教授及汤子康教授于2007年获颁裘槎基金会优秀科研者奖、李德富教授2021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陆锦标教授是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的共同领导人曾获2019年度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等。

二、香港科技大学优势学科

香港科技大学在科学、工程、商管、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上提供跨学科课程,其中电子工程、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统计学、会计与金融、化学等为该校的优势学科。

2022年4月,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发布,香港科技大学有14个科目进入全球50强,并入选亚洲十佳大学。

三、学校办学模式理念

本科生研究计划

本科生研究计划是科大一个特别计划旨在培养本科生对研究的兴趣。参与计划的本科生会在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活动。在这计划下,本科生须与教授订立研究范畴,并在计划完结时提交学术报告。计划一般为期三至四个月。

港科大创业中心

港科大创业中心是以培养未来的企业家和鼓励大学社区成员直接参与新技术的商业化创新创业中心。它帮助学生真正对创业感兴趣,成为主管可以在启动和追求创业中作为职业选择。

四、与内地合作交流

香港科技大学是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京港大学联盟、沪港大学联盟、粤港澳高校联盟、粤港澳高校智慧校园联盟、大湾区显微科学与技术联盟重要成员。科大一向积极拓展与内地机构及城市的合作,其中包括支援研究项目、开拓研究活动、提升研究水平及提高大学声誉。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

2022年6月,教育部依法批准正式设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7月28日,香港科技大学宣布,将建立全球首个实体-数字双子校园。这个名为MetaHKUST的项目,涵盖科大清水湾校区及9月开幕的科大广州校园,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并打造可供全体师生和教职员参与的综合平台;9月1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正式开学,首批开设15个硕博士专业,招收硕博士生。

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

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负责管理大学位于广州、深圳及佛山等地的科研平台的知识转移工作,透过技术转移、业界合作、创业和孵化支援,实现产业化。

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作为科研项目、非学位课程培训和创新创业的平台,亦扮演香港和深圳两地政府单位、高等院校、企业、校友和科大之间的连系角色。

香港科技大学佛山研发中心

佛山市香港科技大学LED-FPD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是一所工程中心,致力于发光二极管与平板显示行业制造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也是推广应用研究项目和创业的平台。

与中央美术学院上海交大合作

透过与中央美术学院的合作,让学生有机会学习设计理论。同时,科大亦与上海交通大学签署策略合作协议,促进学生交流及学术研究合作。

与内地高科企业合作研发

香港科技大学加强内地的高科企业合作科研,包括与联想集团、阿里巴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华为、招商局、神州数码、腾讯及TCL等。

香港中文大学(简称港中大)

香港中文大学,简称港中大(CUHK),是一所享誉国际的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在人文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经济与金融、医学、法律、传媒、地理等领域堪称学术重镇,也是香港唯一同时拥有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拉斯克奖及香农奖得主任教的大学。

一、专业设置师资力量

学校设有8个学院: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法律学院、医学院、理学院和社会科学院,开设多个主修、副修和双学位学士课程。此外,学校还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美国西北大学、伦敦国王学院等高校合办多个本科及硕士课程。

香港中文大学是香港唯一有诺贝尔奖得主、菲尔兹奖得主、图灵奖得主任教的大学。截至2022年6月,学校拥有全职教职员8091人,其中教授369人,副教授286人,助理教授377人,各类讲师629人,研究人员1695人。

二、卓越领域优势学科

分子生物探针医学工程中心、老龄性骨骼系统退化及再生策略、利用高能粒子撞击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植物与环境互作基因组研究中心、细胞器生物合成及功能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网络编码研究所、母体血浆胎儿核酸研究中心、中医中药研究与发展、植物及农业生物科技中心、资讯科技。

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学科位列中国第1位,计算机科学、医学、经济及金融、生物学及生物化学4个学科位列中国第2位,微生物学学科位列中国第3位。此外,计算机科学、经济及金融、心理学、植物科学及农艺学、生物学及生物化学、基因及分子生物学6个学科排名为香港第1位。

三、学校办学模式理念

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香港中文大学学士课程重要的一环,兼融中国人文理想和西方博雅教育,均衡而多方面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从而达至全人教育。此外该校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分为以下4个必修范围:中华文化传承,自然、科学与科技,社会与文化,自我与人文。

培育计划

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培育计划包括:寰宇暑期实习计划、师友计划、暑期计划。

双语并重

港中大五十年来一直坚持中英双语(两文三语)的教育方针,鼓励学生以两文三语作为学习、学术交流以及师生沟通的媒介,以培养他们终身学习、就业和社会参与的能力。提高双语的能力有助学生增加对自己的认识,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让他们更关心世界事务,认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为他们在全球化的社会中生活和工作,打下必须具有的文化和语言基础。

四、与内地合作交流

港中大是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京港大学联盟、沪港大学联盟、粤港澳高校联盟、松联盟、粤港澳高校智慧校园联盟、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医学教育协会等组织的创始成员。

港中大与深圳市政府积极合作,共同建立全面紧密合作关系,在教育、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合作。与中国科学院和深圳市政府合作成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2011年,在深圳虚拟大学园兴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是该校在深圳的重要教学、研发和技术转让基地。2012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正式获国家教育部批准筹建。

1995年,香港中文大学倡导举办“两岸三校学生运动友谊赛”,这是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台湾大学三校间的一项传统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由三校轮流主办。

最后结语

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作为香港前三高校,专业有特色、师资力量雄厚、学科优势明显、办学模式理念前沿及与内地交流合作多样化,亚洲排名与世界排名领先,能够进入三所大学中的任何一所读书深造都要有过人的本领。

备注: 文章原创首发,严惩违规搬运!

本文由任意链接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enyilink.com/9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