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设计学院(包豪斯设计学院创始人)

前卫到希特勒发誓都要搞垮的包豪斯,你真的能理解吗?

100年前的德国,当所有的艺术家还飘在空中不能落地的时候,包豪斯出现了,把艺术从神圣不可侵犯的宝殿,"唰"的一下,拉回到了平凡的工业生产和大众消费当中。

包豪斯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所只有14年创办时间的设计学院。它奉行的功能性和极简性深刻影响着现代主义设计。

即使在100年后的今天,我们日常逛的MUJI(无印良品)、热捧的Apple产品、还有我们生活办公的建筑等等,都有着包豪斯的影子。

1919年,包豪斯设计学院成立。在这所学校,无论你是搞艺术,还是搞雕塑、搞建筑、搞工程等等,都不能只做你擅长的,而是要用整体的方法去创作,并且将艺术与技术,与工业生产相结合。

这种办学理念和设计思潮放今天当然很常见,但在那个年代却是非常创新、前卫且自由的,也正是因为这样,被纳粹当局所不满。

1933年学校被强制性的关闭了,一大批教师和学生四处逃亡,正好将包豪斯设计理念带到了世界各地。

建筑是被包豪斯主义贯彻最为彻底的行业,包豪斯本来就在德语当中是建筑的意思。四四方方的立体结构,巨大的采光窗户,平坦的顶楼设计,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装饰,非常重视建筑的功能性。

包豪斯在设计工业产品时强调要适合大规模、低成本的生产,为大众服务,摆脱传统形式的束缚。这样的包豪斯在战后城市的大规模重建上,以及对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上都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回归到包豪斯的美学风格。近年来流行的扁平化设计,讲究去除不必要的雕饰、3d 要素等,就与包豪斯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要你记住三个关键点,经典的版式与字体、热衷几何,热衷原色,就能基本的把握包豪斯的平面设计风格。

包豪斯强调字体设计的简洁和功能性,所以无衬线的字体,也就是边角不带任何装饰的字体是其设计的重要特色。

运用垂直或对角线形式的排版,围绕着图像包装文字,形成了理性的艺术感。

包豪斯可以说是几何图形的狂热爱好者,设计师擅长用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等最基本的图形,实现复杂的视觉效果。

在包豪斯设计师的调色板上,你大概只能看到红黄蓝黑白。但正因为对色彩的某种放弃,使得它们在原色的组合和对比上有着非常精准的处理。

百年包豪斯,爱恨皆有之。一种风格,有人说他好,就一定会有人说他不好。包豪斯也不例外,由于包豪斯过于重视对形式的简约,一定程度上排斥了文化及地域特色,长而久之会给人一种理性、机械、没有人情味儿的感觉,甚至会有那么一些千篇一律。你有没有发现如今很多城市都长得一模一样了,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崛起,包豪斯市场逐渐褪去,但其设计理念对工业设计和技术美学的影响仍在持续。

-ENJOY-

本文由任意链接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enyilink.com/8797.html